第一、關注疫病流行資訊:對於病毒細菌真菌等那些「看不見」的致病微生物,常保持戒慎警覺之心。尤其前往各地或各國旅遊前,應到疾管署與各地疾管局網站瀏覽即時新聞與疫病通報,讓自己能做好因應與防護的準備,甚至進行合適疫苗的施打防護,防患於未然。
第二、加強自主健康防護:在室內空間或密閉場所中,盡量戴上口罩、並注意手部的接觸行為。因為,麻疹是一種急性、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,能經由空氣、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患者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,在出疹的前後四天內都是具有傳染力的,無論自己有無遭感染,帶上口罩、注意手部接觸對象,將非常有助於保護自己、也阻斷飛沫與接觸感染為主要途徑的麻疹病毒擴散。
第三、施行正確消毒作為:
「消毒」二字,在中文字面上雖廣泛地在消除微生物與化學毒物污染時使用,但是其中所代表的涵義與滅菌程度實為有所不同。美國環保署(US.EPA.)曾表示消毒一詞,有其等級:抑菌劑”sanitizer”(能減低無生命體表面的細菌族群,但是不能確定消除細菌或存在的其他微生物)、消毒劑”disinfectant”(能殺死特定的公共傳染性微生物,但是不能確認消除環境下的所有細菌孢子)及最高等級的滅菌劑”sterilant”(能殺死無生命物體表面的各種型態的微生物,包括細菌、真菌、細菌孢子、真菌孢子與病毒)。
最近醫學研究顯示:流感病毒微粒可長時間懸浮於空氣,當感染者搭乘電梯後,空氣裡可能就存有病毒,下一個乘客如果缺乏防護,將病毒吸入肺部,就容易造成感染。一般而言,我們常見的消毒方式,多著重於個人手部以稀釋後酒精或異丙醇消毒,而環境則以消毒劑噴霧、搭配擦拭法消毒。以上都屬於表面接觸型消毒作為,萬一麻疹病毒漂浮於電梯與飛機機艙,或是任何密閉空間之中,民眾又沒有戴口罩防護,就容易造成擴大傳染。
因此,在麻疹流行期間,施打疫苗與加強健康防護是非常重要的大前提作為!而為杜絕病毒的空氣傳播,在室內空間的環境消毒,應加強燻蒸消毒(Fumigation)作為。生物控制科學(Biocontrol Science)期刊曾發表燻蒸消毒研究:在潮溼密閉的人類活動區域中(例如廚房,廁所等地),釋放出低濃度二氧化氯(Chlorine dioxide)氣體,將能有效減少人類感染諾羅病毒的風險。該團隊研究數據也顯示在20℃、相對濕度75~85%環境中,使用安全濃度的0.08 ppm(百萬分之一)二氧化氯氣體,能在六小時候去除環境表面超過一千單位的諾羅病毒量。
美國環保署(US.EPA.) 曾經運用具有強氧化力、無孔不入、能快速揮發擴散的二氧化氯氣體分子,成功化解國會山莊的恐攻危機,將室內環境中最難殺滅的芽孢致病原-炭疽桿菌徹底消除。日本研究團隊在生物控制科學國際期刊中,也發表使用10 mg/L的二氧化氯可以在30秒後快速滅活麻疹病毒達99.9%;10 mg/L二氧化氯可以在15秒後快速滅活流感病毒達99.9%。此外,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微生物系的研究顯示:氣態二氧化氯與蒸汽態過氧化氫,這兩種消毒藥劑,可以分解蓖麻毒素蛋白,也能消毒滅活炭疽芽孢桿菌,作為反恐消毒的利器。因此,對於麻疹病毒疫區室內的消毒,應可使用活化後的0.05%二氧化氯消毒劑,以每立方公尺至少噴灑出20毫升霧化狀藥劑在室內散播揮發、封閉空間120分鐘,進行燻蒸消毒,應能有效遏止病毒於室內環境中藉由空氣途徑傳佈。
病毒演化逐步強勢,防範資訊也應與日俱進,期能藉此拋磚引玉、有助於疫災控制,世局平安。